继上海海港在主场爆冷输给泰国球队巴吞联,无缘亚冠正赛后,中国裁判员傅明又凭一己之力震撼了世界足坛。在利雅得胜利与迪拜国民青年的亚冠附加赛中,傅明的吹罚遭到了外界的一致批评。有国外媒体在赛后指出,傅明至少漏判了4个点球。甚至有不少球迷直接“上书”到了亚足联,在亚足联官推下进行了集体的留言抗议。好在拥有超高人气的利雅得胜利最终是完成了逆转翻盘,晋级了亚冠正赛,不然傅明引起的舆论风波将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。
在赛后,久经裁判“荼毒”的中国球迷也加入到了“讨伐”傅明的大军中。除了曾经的论文梗,中国的媒体和球迷们还是总结出了不少值得中国裁判反思的点。总的来说,业务水平低下和过度依赖VAR是给中国裁判员最好的总结。不过总结归总结,我们的裁判员想要迅速提高业务水平也是不现实的。
和足球水平一样,裁判员若想要提高业务水平,也同样需要吹罚大量的高水平比赛作为积累,而中国足球现今的制度就决定了这点难以实现。不过这里还是要为中国的裁判员们说一句,在现今敏感的大环境下,黑哨和官哨是不大可能出现的。如果这场利雅得胜利的亚冠附加赛是一场中超联赛,恐怕又会在网络上出现不少“阴谋论”的说法。但实际上,这只是业务水平低下的表现。
除了傅明之外,C罗在此役的做法也同样值得中国球员学习。虽然好胜的C罗向来以脾气暴著称。但在蒙受了冤屈并向傅明为首的裁判组抱怨后,C罗并没有吃到牌。如果把蒙冤主角换成中国球员,恐怕就不会是这个结局了,此役最终的大逆转也恐怕不会出现,一场足球比赛甚至可能会变成一个草地上的“角斗场”。本赛季中超每轮至少一次的大规模冲突,就可为此佐证。
那么,C罗是如何做到既向裁判施了压、撒了气,又全身而退未吃一张黄牌的呢?抛开C罗德大牌属性不说,C罗向裁判员的吐槽往往都是频次高但单此时长短。换位思考,在吹出争议哨或发现自己判断出错后,有血有肉的傅明也一样会愧疚,至少是心虚。但如果抱怨个不停,那你挑战的就不是裁判员了,而是裁判员所遵循的裁判员规则手册,这种做法无异于是在主动申请红黄牌。
在2周前大连人对阵沧州雄狮的中超比赛中,曼巴就演绎了何为主动要牌。在对曼巴出示第二张黄牌前,马宁已连说了两遍“闭嘴”,并用眼神、表情和肢体给了曼巴再清楚不过的信号:“我不想再向你掏牌了,你赶紧冷静下来不要再说了。”但曼巴依旧是情绪激动,对马宁没完没了。而在将曼巴出示了红牌后,马宁也同样露出了无奈的表情。
而同样的情景,几乎在每轮的中超联赛中都会出现。我们的球员,也确实需要稍微“聪明”些,足球场不光是时间和空间的游戏,也是考验智力和情商的战场。此役的傅明为中国裁判谱出了一部形象的反面教材,而球员在遭遇不合理判罚时该如何对裁判施压,C罗也同样为中国球员打了个样。我们常说,体育是在逆境下教会人道理的。不知道C罗和傅明联袂上的这堂课,中国的球员和裁判员究竟有没有学到些什么呢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